当前位置:市统计局>统计公报>市局公报

2004年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日期: 2005-03-02 作者:

bet365赔率技巧

2005年2月25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湘西地区开发等机遇,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三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市经济快速稳健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  合

经济快速发展,结构继续优化。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七位,是建市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6.01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52.79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6680元,比上年增长12%,首次达到800美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22.7:56.3调整为18:27.1:54.9。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障碍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煤电油运等资源瓶颈制约突出,社会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增加。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加快。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新口径)18.2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分别增长6.9%、2.6%、3.6%、6.8%、4.9%,其比例为61.4:11.7:20.3:1.9:4.7。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如下: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12.2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5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25.91千公顷,增加2.04千公顷,稻谷、小麦、豆类面积明显增加;其他作物86.38千公顷,调减1.89千公顷,除棉花、蔬菜外,其他作物面积均有所调减。全市退耕还林0.68千公顷,人工造林8.08千公顷,迹地更新4.29千公顷,零星植树1510万株。全市优质稻面积发展到17.03千公顷,优质率由上年的17.9%上升到33%;有47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面积216万亩、生猪135.2万头、水产养殖9.3万亩。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16%,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发展到29家(其中省级2家),实现产值4.5亿元。全市农产品商品率为45%,各类农产品基地发展到100万亩,联系农户33万户,订单农业生产面积达25万亩。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49个,联系会员农户3万户。

农业和农村投入加大,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0173处,完工10165处,完成病险水库治理15座,防渗渠道107公里,新增蓄提引水量675万方,改善灌溉面积1.0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通乡油路和通达工程分别完成445.8公里和502.1公里,农村一、二期电网改造通过省级验收,新建农村沼气池1.22万口,兴建人畜饮水工程193处,解决3.51万人饮水困难,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加强。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逐步壮大。年末全市乡镇企业(含个体工商户)4.88万户,从业人数16万人,全年实现总产值92.86亿元、实交税金1.2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8%和6.8%。据抽样调查,全市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5.9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0.33亿元,分别增长12.6%和37.7%。

三、工  业

工业化加快推进。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6.1%;产销率为100.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3.51亿元,增长18.7%;集体企业0.2亿元,下降12.2%;其他企业5.57亿元,增长33.5%;大中型企业0.95亿元,增长25.3%。全市共完成工业投资6.87亿元,其中技改投资3.99亿元,新开工业项目13项、续建15项,竣工达产8项,开发新产品5项,新增产值1.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6.3%上升到17.2%,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52.3%上升到56%,电力、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建材四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0%,20户重点扶持企业的产值、利税分别占规模工业的41.2%和68.4%,民营企业产值、利税分别占规模工业的60%和50%。全市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品名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品名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原煤

360398

8.1

皮鞋

万双

194.10

116.7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32479

-1.7

人造板

立方米

22422

28.8

  #水电

万千瓦时

126643

-3.3

纸制品

657

7.2

大米

11081

15.4

氮肥(折纯)

104692

8.7

食用植物油

6561

66.3

化学原料药

97.40

37.2

配混合饲料

15995

18.1

中成药

63.13

2.2

白酒

693

28.8

塑料制品

2034

24.3

软饮料

2256

138.2

水泥熟料

万吨

55.98

19.0

服装

万件

247.48

44.3

水泥

万吨

71.85

9.9

万块

65811

49.2

铁合金

6303

    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66亿元、利润0.47亿元、利税1.15亿元,分别增长39.8%、112.5%和44%;企业亏损面由38.5%下降到32.3%,亏损企业亏损额0.2亿元,下降27.3%。


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年有2户企业完成了改制,14户破产企业清算和职工安置基本完成,有5户破产、关闭企业实现了资产重组。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36.6亿元,增长17.1%;集体投资1.48亿元,增长15.6%;个体投资4.99亿元,下降3.8%。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3.98亿元、更新改造投资4.8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4.95亿元、其他投资2.8亿元,分别增长13.6%、26.4%、15.7%和38.1%。全年投资完成率为88.3%,新增固定资产23.12亿元(不含常张高速)。投资重点为交通、水利、能源、旅游、工农业和房地产开发等。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张罗公路、回龙路延伸、市急救中心等项目已竣工或基本建成,峪园公路已经贯通,石怀铁路电气化改造及火车新站建设、张桑公路、桑植火电厂、黄龙洞广场等工程已开工建设,天门山开发、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和张家界学院、茶淋河电站、桑龙公路改造、张家界一中等工程进展顺利,常张高速公路本年完成投资10.1亿元。

  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全市投入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由上年的37家增加到42家,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5.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2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3.82万平方米、销售额5.89亿元,分别增长14.9%、57.1%、133.7%、137.5%;空置面积由0.31万平方米增加到1.24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空前繁忙。荷花机场全年运输起降1.3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31.81万人、货邮吞吐量2905吨,比上年分别增长62.5%、97%和55.2%;张家界火车站发送旅客142.7万人、货物20.3万吨,分别增长20.7%和34.4%;全市公路客运量3796万人、周转量115901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5.2%和19.9%;货运量985万吨、周转量7177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0.9%和7.9%。全市拥有汽车站7个,各类机动车辆5万辆,其中客车0.84万辆、货车0.56万辆、拖拉机0.33万辆、摩托车3.27万辆。公路通车里程435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781公里、等外级2569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全市移动电话用户23.81万户,增长6.5%;固定电话用户22.1万户,增长18.7%,其中城市电话10.43万户、农村电话7.9万户、小灵通3.77万户,分别增长5.6%、11%、131.3%;宽带互联网用户1.72万户,增长70.3%。全年函件182万件,报刊累计数899万份。

六、国内贸易和价格水平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按销售地分,城市13.72亿元、县城9.01亿元、县以下9.78亿元,分别增长17.5%、18.4%、7.9%;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7.94亿元、餐饮业4.56亿元,分别增长14.3%和20.1%。家润多、金海岸、湘里人家等一批大型商场、商品交易市场、连锁餐厅如雨后春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消费环境,提升了市场人气。信贷消费不断发展,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8.3亿元,比年初净增2.78亿元。全市拥有各类市场117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62个、农副产品市场39个、工业品市场16个,全年市场交易总额21.75亿元。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规范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秩序继续明显改观。

 价格水平明显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下同)为102.2,其中食品103.4、烟酒及用品106.9、衣着98.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9.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5、交通和通讯97.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7、居住104;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2。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1.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9,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109.1。

七、旅游业和对外经济贸易

 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21亿元,其中门票收入5.6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7.1%、72.2%和179.4%。在韩国市场的带动下,入境旅游发展迅猛,全市接待境外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5亿美元,分别增长152.8%和166.3%。景点开发步伐加快,张家界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全市有12个景点被评为“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开发了龙王洞、老院子等新景点,创建世界地质公园、修建江垭水库旅游码头一期工程,改造茅岩河、索水的漂流码头和公路,天门山开发、黄龙洞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旅游接待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拥有星级宾馆56家(床位1.6万张),旅行社59家(其中国际社9家),旅游运输公司4家(旅游车辆673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大。通过举办或承办央视“心连心”慰问演出、旅游商品博览会、湖南旅游节张家界活动、世界地质公园揭牌、张家界首届旅游武术节、全国跳伞锦标赛等活动,组团参加汉城、上海、武汉、烟台、杭州、深圳等地旅交会,接待泰国诗琳通公主和外港澳台旅行商、记者采访团,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国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假日旅游高潮迭起,三个“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16万人次、旅游专列31列,创下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取得新成效。全市新批三资企业17家,年末达46家;合同利用外资480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6%和16.6%。实际利用省外内资9.14亿元,增长51.1%。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9万美元,其中出口400万美元,分别增长38.7%和7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8亿元、基金收入0.42亿元、上划中央“两税”1.1亿元、上划所得税0.87亿元,分别增长10.2%、23.2%、29.6%、35.4%。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1.89亿元,增长10.7%。

 金融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47亿元,比年初增长14.4%,其中企业存款15.37亿元、储蓄存款50.07亿元,分别增长14.4%和16.4%。人民币贷款余额73.31亿元,增长10.7%,其中短期贷款33.08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7.91亿元、中长期贷款32.14亿元,分别增长8.2%、11.4%和13.8%。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296.02亿元,现金支出290.3亿元,分别增长34%和31%。

 保险业务继续扩大。全市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财产保险0.51亿元、人身保险1.61亿元,分别增长20.5%和8.4%。保险业务支出0.89亿元,下降12.5%,其中财产保险0.25亿元、人身保险0.63亿元,分别下降19.6%和8.1%。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由上年的8家发展到1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农业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慈选4号、5号,在全省示范推广,亩产分别达774.7公斤、802.3公斤;争取到国家、省农业科技项目7项,成立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组织4家;市旅游职业学校和市职业技术学校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科技项目实施取得新成效,全年下达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6个,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1项;五倍子焦性没食子酸合成4HBP、啤酒单宁酸、商陆抗病毒蛋白等科研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贸源化工实施国家成果转化计划,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大增。全市技术贸易机构27家,从业417人,合同交易额1416万元,其中技术交易940万元。全年共申请专利125件,组织鉴定验收科技成果10项,其中各有3项分别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两所普通高校有教职工713人、在校生9134人、招生3054人、毕业1419人;1所成人高校有教职工88人、在校生2491人、招生962人、毕业1170人;116所普通中学有教职工6042人、在校生99873人、招生33277人、毕业28009人;10所职业中学有教职工600人、在校生10370人、招生4439人、毕业2304人;441所小学有教职工6011人、在校生101893人、招生15739人、毕业24293人;1所特殊教育学校有教职工31人、在校生496人、招生62人、毕业53人;64所幼儿园有教职工307人、在校生21062人。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全市向各类普通高校输送新生4392人,录取率为79.9%,其中重点院校录取598人,清华、北大共录取12人,空军飞行学院录取3人;成人高考录取新生2237人,录取率89.2%;中专及高等职业院校录取1850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单科合格证6109张, 366人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12人考上硕士研究生;有73人获得英语一至三级合格证书、543人获得英语一至三级单项合格证书。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组织了央视“心连心”慰问演出和央视艺苑风景线“走进张家界”大型明星演唱会。群众文化丰富多彩,节庆活动、少儿歌舞大奖赛、本土艺术家作品演唱会、声乐大赛、“三下乡”等活动精彩纷呈。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我市作品《牧羊图》、《山居图》入选全国美术展,并获全省美术优秀作品奖;在全省“三湘群星奖”大赛上,我市作品《赶场》、《山村税官》获银奖、《土家婆子会做坛子菜》获优秀奖;在全省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上,我市的《桑植白族仗鼓舞》、《母女会》、《桑植民歌》获优秀奖;张家界优秀旅游歌曲和风情礼仪歌曲光碟已制作完成并发行。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继续加大,“扫黄打非”和网吧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承办了张家界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全国跳伞锦标赛、全国青年激流回旋锦标赛、全国象棋等级赛等大型赛事,组团参加了香港国际武术节、全国健美锦标赛、全省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全省第二届大众体育运动会等群众体育活动。吴家峪、凤湾、教场三个社区荣获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张家界一中被评为全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跻身全国首批传统项目学校之列,慈利一中成为省级传统项目学校。我市在全省单项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了12金17银13铜的好成绩。全年发行体育彩票434万元。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继续进步。《张家界日报》年发行量2万份,全年出版363期,有80篇新闻稿件在省级以上报刊上稿。城乡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市城区的西溪坪、大庸桥、南庄坪、官黎坪(除火车站规划区外)和桑植县城完成网改,慈利县城开通可寻址用户14051户;市网络公司将铁路有线网络收购并网,实现了市城区全城一网;全市两区两县的城区和部分乡镇实现了联网,联通乡镇19个;区县电视节目回传系统建成,数字电视建设启动。全市电视覆盖率为91%,广播覆盖率为46%。电视台新开设了新闻晚报、新闻故事会、永定警视、风景线等栏目,全年共播发广播电视新闻1188期、稿件1.43万条,播出广播电视专题474期,在湖南卫视上稿456条,在中央台上稿29条,有2件广播电视节目在全国获奖、8件在省里获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卫生机构(含诊所等)239个,其中医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院97个,实有床位3550张,卫生技术人员454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67人、注册护士1218人;568个村卫生室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30人。全市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2个,完成了5个疾控中心、3个传染病区、1个市级急救中心、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和设备配套。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2767例,总发病率为175.12/10万,比上年下降9.9%。成功地防御了“非典”和“禽流感”,有效地防治了地方病、慢性病。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加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32.97/10万,系统管理率78.2%,住院分娩率90.63%。卫生监管力度加大,医药市场进一步规范。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市总户数53.33万户,总人口157.29万人,比上年减少1387人。分性别看,男性81.5万人,女性75.8万人;分户口性质看,农业人口130.31万人,非农业人口26.99人;分民族看,汉族48.87万人,少数民族108.43万人,其中土家族94.68万人、白族10.86万人、苗族2.54万人;分区县看,永定区42.55万人、武陵源区4.65万人、慈利县67.02万人、桑植县43.0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5.09‰,人口死亡率13.27‰,人口自然增长率1.82‰,计划生育率95.03%,多孩率1.27%。

 劳动就业和工资水平明显提高。年末全市从业人员87.63万人,比上年增加2.88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8.97万人,增0.15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77万人,增0.47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2.91万人,增0.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73.98万人,增1.36万人。按产业分,第一产业55.45万人,减0.39万人;第二产业7.31万人,减0.62万人;第三产业24.86万人,增3.89万人。全市在岗职工7.49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83.5%。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职工年平均工资12337元,增长11%,其中在岗职工13868元,增长11.5%;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380元/月。全年投入再就业资金150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5万人。全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达2.5万人,介绍成功1.65万人,劳务输出3.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16万人,培训后就业1.9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4%。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有6.66万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6.45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7.11万人参加了社会失业保险。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9623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4665万元、失业救济金418万元。全市有敬老院32所,收养641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为120元,3.2万人得到了救济,全年发放救济金1880万元。劳动部门全年查处劳动侵权案件580件,受理仲裁劳动争议案件321件,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505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人口48.83万人,城镇化率为30.63%。城市(县城)规划区总户数12.91万户,人口32.15万人;城市总面积205.8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34.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222.13公里(263.4万平方米),桥梁52座,路灯8089盏,排水管道141.56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防洪堤26.7公里;绿化覆盖面积1174公顷,园林绿地面积954.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07.88公顷,公园5个(45.9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3%;供水管道长度410.2公里,供水能力24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89.3%;储气能力587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48.4%;公共汽车372辆,出租汽车1516辆。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启动生态市创建工作并列入第九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和监测、环保教育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大气、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广大农村和武陵源景区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由上年的81.64%提高到83.3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由96%提高到96.43%;主要库湖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娄水和桑植县城以上的澧水干流水质由三类上升为二类,澧水永定新码头断面60%时间为三类水质,枯水期出现“中度污染”。声环境和武陵源景区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污染物排放增加。城市区域环境平均等效声级由上年的55.3分贝增加到56.7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路长加权平均值由68.7分贝增加到70.5分贝;索水的水绕四门、吴家峪、民中三个断面基本保持为二类水质、沙刀沟断面降为二类水质,紫草潭50%时间为三类水质,老磨湾断面60%时间为四类水质;全市废气、烟尘、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比上年分别增加3.6%、6%、1.8%、6%,农药化肥使用量明显增加。全市森林覆盖率由上年的66.15%提高到66.56%。

十三、人民生活

 城市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市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113元,比上年增长10.6%。从收入构成看,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7%、35.3%、16.7%,财产性收入下降0.7%。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4968元,增长5.6%,其中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分别增长2.7%、29.5%、35.9%、9.6%、5.6%,衣着、居住和杂项消费分别下降11.5%、4.9%、15.2%;恩格尔系数为32%。每百户家庭拥有成套家具108套、彩电138台、影碟机54台、家用电脑12台、组合音响26套、电冰箱(含冰柜)98台、空调器24台、洗衣机106台、热水器68台、微波炉14台、饮水机40台、消毒柜6台、摄像机4架、照相机34架、普通电话104部、移动电话134部、健身器材4套、摩托车20辆、家用汽车6辆。

 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纯收入2083元,增长11.7%,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8.7%、11.3%和46.5%,财产性收入下降16.9%。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65元,增长10.3%,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讯和其他消费分别增长21.6%、11%、0.6%、1.9%,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消费分别下降6.7%、5.1%、8.5%、12.1%;恩格尔系数为58.7%。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50台、电冰箱4台、洗衣机3台、电话机33部、移动电话27部、摩托车7辆。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2.42平方米。全市通过落实“一降两补”政策为农民减负增收5050万元,人均45元;全年有1.2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审统计数,如与年报数据有出入,以年报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