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统计局>统计公报>区县公报

2013年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慈利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4-03-26 作者: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加快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旅游带动、工业强县”战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消除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遭受重大旱灾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平稳健康,社会发展和谐有序,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任务,为开创建设“四个慈利”新局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       综合

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9.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8.67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4.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031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2013年年均汇率折算约为3280美元。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5:35.2:47.3优化为16.8:35.9:47.3。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6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4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9%。组织开展职业培训688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68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86人,创业培训1606人,企业职工培训1200人。

二、       农业

201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种植业产值17.86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3.38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10.54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0.97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2亿元,增长3.6%。

2013年全县耕地面积65.2万亩,增长3.2%。粮食种植面积92.01万亩,增长6.8%,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得到巩固;油料种植面积31.82万亩,增长5.9%;蔬菜种植面积13.74万亩,增长6.6%,其中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95万亩,增长8.2%。全年粮食总产量29.12万吨,减少2.6%;油料产量3.6万吨,增长8.2%;蔬菜产量18.55万吨,增长10.1%;烟叶产量0.53万吨,增长8.2%;全年出栏肉猪50.27万头,增长0.2%;出笼家禽227万羽,下降1.3%;肉类总产量4.59万吨,增长0.3%;禽蛋产量0.96万吨,增长3.8%;水产品总产量0.62万吨,增长5.7%,其中大鲵养殖规模达到10万尾。

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7家,新增17家;其中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3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64个。品牌农业快速发展,到2013年,我县农产品荣获3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个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在2013年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上,富硒稻米、金银花杜仲茶2个产品获得了金奖。

全年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42万元,共补贴农机具9029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1.23万千瓦,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42.29%,农业机械化程度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5870万千瓦时,增长4.1%。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8.2万吨,增长1.4%。新建农村沼气池1200口。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65万亩;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6.74万人。

三、       工业、建筑业

2013年,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67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县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5.29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21亿元,同比增长11.5%,上缴税收1.7亿元,增长5%。县工业园规模不断扩大,新引进入园企业5家,园区企业总数达到33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3亿元,增长25.0%,恒亮龙精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3.53亿元,增长23.3%,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61.76亿元,增长1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65.22亿元,增长15.8%,产销率为99.84%,其中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3.26亿元。

  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74亿元,同比增长17.1%;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20.3%。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6家,亏损面22.8%。

  2013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86亿元,增长5.7%。全年1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540万元,同比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3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1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72亿元,增长1.1%。年内房屋竣工面积35.25万平方米,增长42.9%。商品房销售面积10.84万平方米,增长26.7%;商品房销售额3.27亿元,增长65.2%。全年销售商品房963套,同比增加295套,增长44.2%。

  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总体进展顺利。2013年重点项目58个,全年实际完成投资23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73亿元,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1亿元,增长7.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7.87亿元,增长8.7%;住宿餐饮收入6.07亿元,增长16.3%。按限额类别分,限额以上6.76亿元,增长3.7%,限额以下27.18亿元,增长11.6%。在限额以上批零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99亿元,比上年增长9.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0.47亿元,增长9.6%,日用品类0.22亿元,增长1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0.82亿元,增长21.5%,化妆品类0.1亿元,增长20.8%,金银珠宝类0.21亿元,增长303.1%,汽车类2.09亿元,增长20.1%,书报杂志类0.42亿元,下降62.9%。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0.05亿元人民币,增长18.5%;实际利用外资201万美元,增长4.1%,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1032万美元,增长24% ,荣获2013年度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县称号。

  六、财政、金融

  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8.29亿元,增长11.1%。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87元,增长7.1%。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县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5.16亿元,增长9.1%,其中医疗卫生支出2.76亿元,增长13.7%,社会保障支出4.11亿元,增长7.8%,农林水事务支出3.99亿元,增长5.3%,教育支出4.9亿元,下降10.7%。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23.3亿元,较年初增长21.4%,储蓄存款余额97.48亿元,较年初增长20.1%,占各项存款的79.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2.4亿元,较年初增长8.8%。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54.35亿元,增长18.1%,短期贷款11.58亿元,比年初增长29.2%。全年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7.65亿元,涉农贷款7.92亿元。加大对弱势群体扶持力度,全年投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余额1098万元。

  七、交通、旅游

  全县年末公路里程34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全年完成交通固定投资4.12亿元。慈茶公路、阳溪公路等重点项目竣工通车,后冷公路完成大修。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391万元,完成通畅工程91.1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7座。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94%,农村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车率达84%。

  全年火车旅客发送量53万人次,公路旅客运输量116.9万人次,公路货物运量805万吨,水运旅客运输量11万人次,水运货物运输量20万吨。

  2013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3.1万人次,增长18.9%,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75.8万人,增长12.3%。实现旅游总收入18.1亿元,增长19.8%。完成旅游投资5.42亿元,着力将我县打造成“温泉之乡、道教圣地、休闲乐园”,旅游市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八、科技、教育

  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6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72亿元,增长33.9%;增加值0.98亿元,增长29.9%。全年申请专利182件,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件,授权4件。推广应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30多项, 实施工业科技成果转化50多项,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其中恒亮公司全年28件专利技术的贡献率达65%以上;中杰公司7件专利技术的贡献率达60%以上。

2013年全县拥有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 所(民办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民办1所),完全小学38所,村小及教学点161个,幼儿园64所,在园幼儿16912人。全县现有在编教师4750名,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708人,初中专任教师1376人,普高专任教师651人。本学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5155人,巩固率99.7%;初中在校学生16744人,巩固率98.86%;高中在校学生9590人,巩固率97.75%;职高在校学生3613人,巩固率97.78%。

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全县七科平均及格率70.4%,高于全市平均4.4个百分点;平均优秀率45.3%,高于全市6.5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达89.8%,高中升学率96.6%。全县3065人参加高考,清华录取1人,飞行员录取2人,本一录取378人,本二录取849人,艺术类本科录取86人,本三录取275人,本科录取率达51.9%,高于省平均10.9个百分点。

九、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得到积极发展。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达8万册,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和98%,有线电视用户3.6万户。完成162家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完成文化馆改造,创建成为国家二级文化馆。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扎实推进,6500套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全部发放到位。广播“村村响”建设全面铺开,全县广播大联网初具雏形。组织开展“欢乐潇湘?幸福慈利”全县文艺汇演,参与群众上万人,观众超过10万人次。开展“演艺惠民、送戏下乡”55场次,公益电影放映7800场次。商业性演出60余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

年末拥有各类体育场馆38个,游泳池2个,各种体育训练房7个,全年组织举办了10余次大型活动或赛事,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的业余文体生活。拥有农民健身工程项目的行政村96个。全年参加省以上比赛共获得 8金6银3铜的优异成绩。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我县代表队取得3金、1个第四名、1个第六名和团体总分第九名的骄人战绩。全年体彩销售额达600万元。

2013年末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40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61人,其中执业医师436人,助理医师184人,注册护士556人,实有床位1926个。2013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4%,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4916人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83‰。年末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54.19万人,参保率为98.02%,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补助率达77.2%。全年改造乡镇卫生院7个,新建村卫生室20家,新增60家村级定点医疗机构。

十、人口、社会保障

  2013年末全县总户数24.5万户,户籍总人口70.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1.05万人,城镇人口23.95万人,城镇化水平39.23%。人口出生率为11.04‰,死亡率为5.47‰,人口自然增长率5.57‰。

  2013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3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9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5元,同比增长10.2%。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3.1∶1缩小到2.56:1。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3平方米。

2013年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分别为31.5万人、8.29万人、2.51万人、3.65万人、3.1万人,养老保险中企业、机关事业、城镇居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4万人、0.59万人、0.39万人、28.08万人。调整提高职工养老和城乡居保养老金标准,全年累计发放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16759万元,为114769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7493万元,为1877名60岁以上城镇居民发放养老金147万元。全县共有低保对象38008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6927万元,其中城镇低保11228人,月人均补差为253元,农村低保26780人,月人均补差为142元;农村五保4280人,落实供养金850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62万元,救助4.6万人次。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2个,床位1224张,收养人数1178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160万元,获得彩票公益金300万元。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进度,全年动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7个,总投资2.37亿元,新建廉租住房376套,公共租赁住房199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000户,农村危房2459户。

  十一、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城乡环境卫生达到全省一类县水平。城区空气质量达到Ⅱ级质量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1天,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8%;全县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积极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345公顷,覆盖率提高到27%。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76%,森林资源蓄积量达606.8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到368万亩,森林保有量达到282万亩,完成营造林11.6万亩,成功创建8个省级生态乡镇和35个省级生态村。拥有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达1.7万公顷;森林公园2个,面积达0.36万公顷。县城污水管网达38.8公里,管网覆盖率达65%,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

2013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为0.7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1%。关闭粘土砖厂15家,规范页岩砖厂17家,新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企业3家。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20起,同比增加9起,死亡16人,同比下降11.1%,受伤107人,下降31.8%,直接经济损失225万元,下降27.4%。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3人,比上年减少0.05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